财创网 滚动新闻 苹果税不公:中国消费者集体抗议,全球监管浪潮下的最后堡垒

苹果税不公:中国消费者集体抗议,全球监管浪潮下的最后堡垒

当英国消费者因苹果公司的垄断行为获得巨额赔偿时,中国消费者仍在为同样的不公奔走呼号。2025年10月,这个秋天见证了一场关于数字公平的全球较量:英国竞争上诉法庭判决苹果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,需支付约15亿英镑赔偿;而在中国,55名消费者联名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递交投诉信,指控同样的“苹果税”问题。这两起事件如同镜像,映照出全球数字市场中消费者的不同境遇。

英国法庭的判决具有里程碑意义。法庭不仅认定苹果滥用市场支配地位,更重要的是确立了合理佣金率的司法标准。判决指出,苹果强制要求开发者使用其内部支付系统的行为构成排他性滥用,而30%的佣金比例“显著高于合理水平”。与此同时,中国的55名消费者在律师王琼飞的带领下,向监管部门提出了五项具体诉求,包括要求苹果开放第三方支付渠道、调降佣金比例至全球最低标准等。这已不是中国消费者首次就此维权,但却是规模最大、诉求最明确的一次集体行动。

纵观全球市场,苹果公司的佣金政策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格局。在欧盟市场,佣金已降至10%-20%的合理区间;美国用户可通过第三方支付享受更低费率;韩国和俄罗斯也都建立了更公平的阶梯费率体系。然而,在中国这个苹果全球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,30%的高额费率却依然顽固存在。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消费者支付的“苹果税”高达约64.4亿美元,这一数字在苹果中国区营收中的占比显著高于其他主要市场。

这种不公平定价的影响已经渗透到数字经济的各个角落。从在线教育到数字娱乐,从知识付费到生活服务,使用苹果设备的中国消费者往往要比其他平台用户支付更高价格。开发者们不得不在维持利润和保持竞争力之间艰难权衡:要么提高价格转嫁成本,要么降低服务品质,要么干脆放弃iOS平台。无论哪种选择,最终受损的都是中国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。

面对全球范围内的反垄断指控,苹果公司始终以“安全保障”为其商业模式辩护。然而,这种说辞难以解释为何苹果能在欧洲、美国等地提供更低费率的同时仍能保障安全。这种双重标准背后,反映的或许不是安全需求的差异,而是市场竞争格局与监管力度的不同。在反垄断执法严格的市场,苹果选择让步;在维权环境相对困难的市场,苹果选择坚守。

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,打破“苹果税”垄断的道路依然漫长。虽然司法机关已确认苹果在中国iOS应用交易平台具有“100%市场支配地位”,但个体消费者仍要面对复杂的维权程序。2024年5月,上海知识产权法院驳回了中国首例“苹果税”反垄断诉讼的原告请求。目前,该案已上诉至最高人民法院,正在审理中。这种司法认定与全球趋势形成鲜明对比,也反映出中国在数字反垄断领域仍需完善。

从全球经验来看,监管干预是打破数字垄断的最有效手段。欧盟依据《数字市场法案》迫使苹果调整商业模式,英国通过司法裁决认定苹果违法,这些都可以为中国监管机构提供借鉴。中国监管机构曾成功查处高通、英伟达等跨国科技企业的垄断案例,展现了在维护市场公平方面的决心与能力。据专家估计,若反垄断行动成功,将有助于降低中国iOS生态数字消费成本,预计可释放1650亿元市场的增长潜力。

这场围绕“苹果税”的博弈,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商业争议,成为检验全球数字市场公平性的试金石。当全球多个市场都在推动数字公平之时,中国作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,理应在构建公平有序的数字市场秩序中发挥更大作用。中国消费者的维权之路,不仅关乎自身权益,更关系到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。在这个数字时代,公平不应因国别而异,权利不应因市场而别,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,携手构建普惠共享的数字未来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财创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300163.com/roll/20251030/8333.html

作者: 杨洋

本人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、暗示和承诺,仅供读者参考,文章版权来源于网络。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(内容、图片等),请及时联系站内删除!

温暖随行,惠民到家——普惠民生医保补贴线下登记会成功举办,助力市民便捷参保

下一篇
苹果税不公:中国消费者集体抗议,全球监管浪潮下的最后堡垒

已经没有了

发表回复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7:00-23:30,节假日正常上班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