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私域直播行业传出震动性消息,至少两家头部运营团队突遭调查。据多方信源证实,被查团队长期深耕中老年市场,通过高客单价健康课程与产品在封闭流量池中运作。这一动向恰逢平台治理升级:多家知名中老年健康团队的H5推广链接集中遭遇封禁或访问限制,用户需手动复制网址跳转浏览器,操作门槛骤升导致转化率锐减。行业人士坦言,此类技术性拦截虽属平台常规安全策略,但客观上对依赖私域流量的健康课程团队形成精准打击。

中国消费者协会2024年度报告早已预警,老年群体医疗保健领域欺诈投诉占比高达九成。今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启动全国性专项整治,严打药品保健品“坑老”行为。而此次调查事件,被视为监管从产品端向课程服务端延伸的关键信号。

平台历史沉疴再度浮出水面。早在2023年9月,澎湃新闻《起底知识店铺里的“神医宇宙”》系列报道,已揭露知识付费平台“小鹅通”沦为虚假医疗重灾区。调查发现,该平台长期纵容所谓“祖传秘技”讲师:袁华宣称“六元神针”三天脱落脑肿瘤,天骄先生兜售“念0700治胃病”的数字疗法,王英杰更借观众手机号实施“隔空诊断”。这些课程标价从199元网课到19800元面授不等,均承诺“零基础速成行医”。

更令人忧心的是平台审核机制的失效。有讲师直播时直言:“小鹅通违禁词审核宽松,只能在这里讲技术。”调查显示,平台对讲师资质审查形同虚设——“宫廷理筋疗法传人”丁彬的执业医院否认此人存在,“关氏针灸”创始人关银坦承医师证“挂靠他处”。这种系统性失守早有监管定论:2023年11月,深圳小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因违反《电子商务法》第八十三条,对平台内经营者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,被深圳市监局处以罚款。

乱象已衍生出完整黑色产业链。部分“神医”将触角伸向多重敛财领域:钟鑫团队售卖无产品信息的“药灸”单价千元,销售额超90万元;其包装为“中药经方”的杜仲当归茶,代工厂批发价仅2.4元/袋;更通过收取万元拜师费建立“清罡门”,举行跪拜画符的收徒仪式。法律层面风险持续叠加: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许浩指出,无资质开展中医培训涉嫌非法经营,承诺疗效构成消费欺诈,教唆学员行医更可能触发非法行医罪共同犯罪。

尽管2023年全国查处“神医神药”广告案件9572件,罚没1.25亿元,但骗术仍在技术掩护下迭代。讲师彭星宇课堂上公然传授话术规避:“说‘治疗’是非法行医,说‘改善’就没事。”这种精准钻营非医疗服务监管空子的行为,暴露出现行治理体系的薄弱环节。

当下头部团队被查,恰似投向私域生态的深水炸弹。当小鹅通这类技术平台因审核失位沦为欺诈温床,当“知识付费”外衣包裹着危及生命的非法医疗,监管利剑已不容回避。平台若不能以刀刃向内的决心重建审核体系,持续纵容“神医”在封闭流量池中收割中老年群体,必将面临更严峻的法律追责与市场反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