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七年坚守,二十六亿投入,唤醒亚洲最大铁矿的“铁色宝藏”

地下千公尺深处,一位爱国港商与一座价值万亿的铁矿传奇。

本溪桥头镇——在辽宁本溪桥头镇地下千米深处,沉睡着亚洲最大的铁矿——大台沟铁矿。这个勘探储量已超过百亿吨、市场价值超3万亿的特大型铁矿床,其发现历程与一位敢于冒险的民营企业家密不可分。

2007年,深圳市万利加集团董事局主席李伟波在辽宁省来深圳招商时,以敏锐的眼光看中了大台沟项目。在当时前景不明的情况下,他毅然投入巨资进行风险勘探,将这个潜在的特大型铁矿从概念变为现实。

01 冒险者的抉择:从招商会到地下宝藏

李伟波的决策在当时被许多人视为“冒险之举”。2007年,当辽宁省来到深圳招商引资时,大多数投资者对风险勘探望而却步,唯独李伟波看到了其中的巨大潜力。

“矿业勘探是一场豪赌,但我相信科学数据和专业判断。”李伟波在回忆当初决策时表示。他力排众议,带领万利加集团投身到这个前景未卜的项目中。

这一投入就是近十年。在此期间,李伟波持续投入勘探及运营资金近10亿元,组织专业的勘探队伍,克服了深部勘探的技术难题,最终证实了大台沟铁矿的超100亿吨的巨大储量。

02 突破性发现:从概念到亚洲最大铁矿

在李伟波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下,勘探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。大台沟铁矿的勘探程度已完成详查备案,地质工作现处于大型矿山开发要求的勘探阶段,深度推进至67000米,达到了勘探开采级别。

与同矿脉的花红沟项目相比,大台沟的规模显得尤为突出。花红沟投入成本1870万元,勘探推进1700米,开标预期目标20亿元,最终23.55亿被五矿摘得。而大台沟的规模是花红沟的五倍,价值不言而喻。

一位参与勘探的技术人员感慨:“没有李伟波先生的坚持和资金支持,这个亚洲最大铁矿可能至今还深埋地下,不为人知。”

大台沟矿脉的发现,为中国在铁矿石的国际贸易中有了底气,掌握了话语权!

03 企业家精神:十七年坚守诠释责任与担当

李伟波在大台沟项目上展现了非凡的企业家精神和冒险精神。在矿业勘探这个高风险领域,他敢于下注,勇于坚持。

“风险勘探需要胆识,更需要耐心和坚持。”李伟波表示,“我们不仅是在探矿,更是在为国家战略资源保障贡献力量。”

他的冒险精神得到了回报。大台沟铁矿目前已探明储量超过百亿吨,成为亚洲最大的铁矿石基地,对提升中国在国际铁矿石市场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。

04 开发前景与战略意义:增强中国铁矿定价权

随着勘探工作的完成,大台沟铁矿的开发前景愈发清晰。这个特大型铁矿床的全铁品位变化范围为25%-62.41%,平均品位达30.38%,部分富矿品位甚至达到50%。

更重要的是,大台沟铁矿的发现和开发,将显著增强中国在铁矿石市场的定价话语权。

目前,中国铁矿石进口主要依赖澳大利亚,且以美元结算。大台沟铁矿全面开采后,不仅能够提高国内铁矿石自给率,更重要的是,有望助力国家在采购海外矿石时实现人民币结算,这是国家金融战略在资源领域的具体实践。

05 新的起点:从勘探到全面开发

如今,随着同矿脉的花红沟矿业即将开标,大台沟铁矿的价值凸显。花红沟预期开标目标20亿元,最终以23.55亿中标,而规模是其三到四倍的大台沟,价值预期更加可观。

李伟波表示:“花红沟的开标只是开始,大台沟才是真正的重头戏。我们希望全面投入生产,也期待与有实力的专业开采公司合作,共同开发这个国家战略资源。”

亿众鑫公司作为大台沟的主体公司,准备在花红沟开标后推出系列宣传活动,让更多专业开采公司了解大台沟的故事和价值。

从2007年的一次冒险决策,到如今亚洲最大铁矿的确认,李伟波用近二十年的时间诠释了企业家精神的内涵。

他的冒险不仅带来了商业上的回报,更将为中国钢铁行业带来深远影响,让中国在铁矿石谈判上“挺直腰杆”。

2025年春节前夕,国家领导人在辽宁考察时要求,“希望辽宁在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上勇于争先,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”。

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,领导人强调:要进一步优化法治生态,营造良好营商环境。

李伟波在大台沟的风险勘探,正是辽宁在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、奋力谱写辽宁篇章的一个缩影!

辽宁省招商、爱商、护商、营造良好投资环境、保障外来投资者合法权利与利益的做法,正在整个大东北振兴中得到普遍推广与使用。